动态

自繁自养利润368元/头!四季度猪价或高位震荡,2025年猪价景气期望值高涨

本文分析了9月以来生猪价格的回落态势,探讨了供应端和需求端的变化。文章指出,由于供应增加和需求走弱,近期猪价持续下行。展望未来,2025年猪价景气区间有望延长,而降本增效将成为生猪产业发展的核心。文中还详细分析了批发市场到货量、养殖利润及供需关系,并引用多家机构的数据和研报,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市场洞察。

二育出栏加快利空市场,全国猪价再度走低

2024年10月30日,全国生猪均价为8.66元/斤,较昨日下调0.10元/斤。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南及华南地区的猪价普遍下调,主要由于屠企采购顺畅、供应端被迫降价以及二育群体提前出栏。同时,提醒广大养殖企业保持正常出栏节奏,并关注冬季育肥猪呼吸道疾病的管理难点。数据来源:新牧网及网易新闻。

国家统计局:11月上旬生猪价格环比下跌2.3%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4年11月上旬与10月下旬相比,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中,19种产品价格上涨,30种下降,1种持平。具体来看,液化天然气(LNG)、生猪(外三元)和大豆等产品的价格均有所下跌。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并由中新经纬报道。

中信银行重庆分行:加大生猪养殖帮扶 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近日,黔江区黄溪镇新民村举行了第一批武陵黑猪仔发放仪式,正式启动了‘家家饲养武陵黑猪’计划。中信集团驻村第一书记及当地政府通过提供补贴和技术支持,帮助47户村民购买并饲养黑猪仔,旨在促进生猪产业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此举不仅推动了当地的养殖业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猪企11月产销一览〡双节临近,生猪价格怎么走?

文章详细分析了2024年11月份中国生猪市场的产销数据和价格走势,重点介绍了大北农、ST天邦和牧原股份等养殖上市公司的具体表现。文中指出,尽管进入年度需求旺季,但11月份生猪市场价格环比再度下行,主要由于供过于求的市场态势。分析师认为,12月份生猪供应量或将增加,而需求端在腌腊季节和元旦备货的推动下有所好转,但仍需关注供大于求对价格的影响。

生猪供给端供应充足 价格进入“冷静期”【今日行情】

2024年12月17日,全国外三元、内三元和土杂猪的生猪均价分别为16.04元/公斤、15.90元/公斤和15.67元/公斤。猪价整体呈现上涨趋势,30个地区价格上涨,仅江苏省和浙江省小幅下跌。猪价上涨主要受养殖户惜售、天气变冷及节日消费需求增加的影响,预计未来猪价将继续保持震荡偏强的走势。

坐火箭,猪价“插翅”猛涨!附:12月26日猪价

文章分析了冬至过后南方腌腊高峰结束和西南地区猪肉购销热度降温的情况,指出尽管消费需求有所下行,但随着元旦假期临近,屠企备货需求增加,猪价仍有一定的底部支撑。文中还探讨了华中地区猪肉购销热度回升、养殖户惜售情绪增强以及二次育肥现象对市场的影响,并预测了2024年12月26日全国瘦肉型生猪价格走势。

国内猪肉进口量大幅下降!我国猪肉自给率创下了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2024年全年,中国肉类进口数据显示,牛肉及牛杂碎的进口量出现增长,而猪肉和其他类别则出现下跌。特别地,猪肉进口量降至107万吨,创下自2017年以来的新低,而猪杂碎进口量则稳步增长至121万吨。文章分析了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并探讨了未来进口趋势。数据来源为海关总署,转载自猪博士平台。

2021猪业十大政策:严打非瘟假疫苗、逆周期调控、猪病净化、畜禽改良…哪个影响你最深?

2021年猪业政策回顾:政府出台多项措施,包括生猪产能调控以稳定能繁母猪存栏、实施遗传改良计划提升种猪品质、强化冷链物流和食品安全、严打非瘟假疫苗、减少兽用抗菌药使用、分区防控重大疫病及规范兽用生物制品经营。这些政策旨在稳定市场、保障食品安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猪预混料、浓缩料及全价饲料那个比较好?养猪人该怎么选择?

本文介绍了种猪养殖中全价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料的区别与应用。全价饲料根据猪生长阶段定制,营养全面,能提高经济效益,但需注意适量饲喂和存储。预混料是全价饲料的核心,需与其他原料配合使用,避免高温处理。浓缩饲料是高蛋白饲料半成品,加入能量饲料后构成全价料,配料简单,适合农户,能降低养猪成本。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使用浓缩饲料能以较低投入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