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研究建立生猪全产业链信息权威发布制度 农业农村部一季度报告指出,经济运行良好但面临成本上涨、防灾任务重等问题。将持续保障粮食和生猪生产,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巩固脱贫成果。同时,研究建立生猪全产业链信息权威发布制度,以稳定市场预期,防止价格大起大落。预计生猪供应将逐步恢复常态,未来将加强疫情防控并探索长效机制,保障猪肉市场稳定。 动态 2021年04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401 浏览
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 2021年,中国继续实施一系列重点强农惠农政策,涵盖粮食生产、农机补贴、绿色农业技术推广、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种业创新、畜牧业健康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提升、防灾减灾以及农村改厕等,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环境。 动态 2021年07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401 浏览
收储对猪价走势有何影响 7月7日,中国政府启动2021年度第一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总量达2万吨,以应对猪肉价格过度下跌。猪粮比价是评估盈亏的重要指标,当猪粮比低于预警点时,政府会启动收储以稳定市场。历史上,政府的猪肉收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价格下跌趋势,提振市场信心。这次收储可能短期提振市场,但长期来看,科学的调控政策将助于生猪生产和猪价的平稳运行,预计后期市场将季节性震荡回升。 动态 2021年07月14日 0 点赞 0 评论 401 浏览
粮食猪肉价格何时能稳?农业农村部回应 7月20日,农业农村部回应了粮食生产和价格走势、生猪产业发展等问题。猪肉价格已从高位下跌,恢复至养殖成本线附近,养殖场户亏损。下半年,猪肉市场预期供需平衡,但高利润阶段结束,需关注官方预警并合理调整生产。夏粮丰收,预计小麦价格稳定。玉米价格涨幅趋缓,秋粮供应有保障。农业农村投资增长,但仍需加大投资力度以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 动态 2021年07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401 浏览
2022年“五一”假期餐饮消费食品安全提示 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临近五一假期时发出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强调选择证照齐全的餐饮场所,注意餐饮卫生,合理网络订餐,选购新鲜食材,餐饮单位严格遵守食品安全规定,加强疫情防控措施,倡导节约用餐,同时提醒消费者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及时投诉。 动态 2022年04月29日 0 点赞 0 评论 401 浏览
农业农村部召开生猪生产座谈会 强调防止政策“翻烧饼” 实施生猪产能调控方案 7月13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在生猪生产座谈会上强调了要稳定政策、预期和生产,确保猪肉市场稳定。会议指出当前生猪生产形势总体向好,但需防范价格波动,通过强化监测预警、落实稳定政策、调控产能、防控非洲猪瘟并推动养殖业现代化,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动态 2022年07月14日 0 点赞 0 评论 401 浏览
农业农村部:提升生猪养殖业抗击疫情风险的能力,完善生猪养殖市场保护机制,强化畜禽废弃物处理利用 农业农村部答复建议,强调提升生猪养殖业的防疫能力,完善市场保护机制,包括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强化运输环节监管、防疫技术指导等措施。同时,通过监测预警、产能调控和一体化经营,稳定生猪生产,减少养殖亏损。在废弃物处理方面,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加大财政补贴和技术支持,显著改善了规模养殖场的污染状况。目标是构建绿色低碳的农业循环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动态 2022年07月30日 0 点赞 0 评论 401 浏览
俄罗斯粮食大丰收,出口量或达5500万吨!中国成为最具有前景的买家 全球粮食市场因极端干旱和多国减产而紧张,俄罗斯粮食大丰收本是好消息,但受到运输和金融制裁影响出口受限,且农民出口积极性不高。尽管俄罗斯计划转向亚洲市场,特别是对中国增加农产品出口,但市场担忧出口实际供给受限。中国作为全球粮食进口国,与俄罗斯在小麦和大麦方面存在互补性,预计未来俄罗斯对华粮食出口有增长潜力。 动态 2022年11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401 浏览
猪只感染非瘟弱毒,依然稳定生产2年? 一家猪场在猪只感染非瘟弱毒后,通过降低饲养密度、添加营养品、强化母猪健康管理、及时淘汰病猪和严格生物安全管理等措施,成功维持稳定生产达两年。尽管猪群中检出非瘟抗原和抗体,但猪场生产成绩、母猪健康和肥猪生长保持正常,证明了有效的防控策略在非瘟弱毒防控中的重要性。 动态 2022年12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401 浏览
节前猪市企稳,生猪期货单日大涨超5%!猪价将如何走? 年末时,国内生猪市场期现价格经历了大幅下跌后开始缓解。期货主力合约2303止跌回升,现货出栏价格也有所回温。尽管需求端提振不明显,但养殖主体因亏损和政策稳价预期而惜售,猪价暂时止跌。分析师预计节前猪价将在低位震荡,春节前旺季效应减弱,供应量不会大幅缩减,价格上涨幅度有限。随着市场供需的变化,后期猪价可能企稳震荡,但受疫情影响,消费复苏程度和春节后供应压力仍需关注。 动态 2022年12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40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