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非洲猪瘟冲击下的中国生猪产业五年变局

文章探讨了中国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及非洲猪瘟对中小养猪户的影响。自2018年非洲猪瘟暴发以来,中小养猪户面临巨大挑战,许多人因此负债累累甚至退出市场。与此同时,大型养猪企业如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迅速崛起,推动了行业的规模化和集中度提升。尽管如此,部分养殖户通过代养模式等途径尝试复产,并逐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全国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会在山东泰安召开

12月4日—5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2024年全国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会,研判畜牧业生产和信息化发展形势,交流各地经验做法,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会议强调了今年畜牧业生产总体保持增长势头,部分畜产品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但也面临市场波动和春节后猪价下跌风险。会议要求持续加强统计监测工作,推进畜牧兽医信息化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确保畜牧业稳定发展。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及多个省份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并作发言。

遇冷!养殖利润修复?【今日行情】

本文分析了2024年12月27日国内猪价的波动情况,探讨了养殖户和集团猪企在猪价上涨和下跌中的表现。文章详细解析了供应端和需求端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猪价的影响。尽管近期猪价曾短暂‘高歌猛进’,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猪价止步‘4连涨’并呈现下跌趋势。文章还对未来猪价走势进行了预测,并提醒养殖户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及猪肉购销表现。

1300万散户退出!养猪业变革“农户时代”,代养成新出路?

本文分析了非洲猪瘟后我国生猪产业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在政策和资本推动下,集团场迅速发展,而大量中小散户快速退出。文章探讨了‘公司+农户’模式的发展及其对农户收入和企业运营的影响,特别是双胞胎和温氏等企业在这一转型中的表现和策略。同时,文章强调了养殖模式的升级和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4连涨”!猪价上涨“势不可当”?附:10月9日猪价

本文分析了10月初国内生猪市场的价格波动情况,探讨了国庆假期前后猪价先跌后涨的原因。文章指出,由于养殖端惜售、消费需求回暖以及市场对年末腌腊需求的预期,近期猪价呈现震荡走高的趋势。尽管如此,短期内猪价上涨空间有限,需关注集团猪企的出栏节奏和屠企开工率的变化。

Mysteel解读:生猪供强需弱 关口已跌破八块五

自11月1日起,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持续走低,截至11月12日已跌至16.55元/公斤。尽管天气逐渐转冷,进入消费旺季,但需求增量不明显,养殖端出栏积极性增强,导致猪价缺乏利好支撑。本文分析了近期猪价下跌的原因及未来走势,探讨了供应和需求的变化,并提供了各省份10月和11月的出栏数据。

关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冬春季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

本文介绍了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冬春季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重点强调了冬春季节作为动物疫病易发期,如何通过监测、检测、消毒等措施加强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文章详细列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包括密切关注疫病流行态势、加强疫情监测排查、严格疫情报告与处置、做好清洗消毒、提升生物安全防控能力以及加大抵制假疫苗的宣传力度等内容。

生猪现货日报|全国均价14.44元/公斤 节后供需双压力 短期猪价或弱势震荡

今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下跌,春节假期过后猪价普降,受节前囤货和节后消费低迷影响,市场消化以前期库存为主,贸易商补货不积极。供应端,春节前恶劣天气影响出栏,节后压力增大。预计未来猪价将保持震荡下跌,养殖端或有抗价观望,屠宰企业压价作用有限,猪价将进入低位盘整阶段。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2020年度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结果的通报

这篇通报讲述了2020年按照农牧发〔2020〕8号文件执行的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包括6733批样品检测,其中6683批畜禽产品合格率99.49%,50批蜂产品合格率94.00%。检测出部分不合格样品,涉及禁用药品和超标化合物,要求各地加强2021年监控计划,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兽药使用监管,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