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Mysteel参考丨2023年生猪市场消费形势展望

自2018年以来,中国猪肉市场经历了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冲击。文章分析了影响猪肉消费的人口、政策、收入、消费者信心等多方面因素,指出2023年在政策支持、预期恢复及防疫优化的背景下,猪肉消费有所向好,但受制于人口老龄化、收入下降和消费刚性,消费增长空间有限。同时,线上销售、替代品市场和肉类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对消费产生影响。未来展望显示,猪肉消费将以持续改善为主,但增长可能受到生育率低和人口负增长的制约,猪价将受供需平衡影响。

生猪一夜暴瘦60多斤,原是代养人暗中掉包!警方通报来了

这是一起合同诈骗案,广东乐昌的养殖企业员工刘先生发现代养猪场用小猪调换了大肥猪,导致企业十几万元损失。代养猪场合伙人黄某和扶某因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被以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并处罚金。此案揭示了在合同履行中的欺诈行为对双方权益的危害。

中法签大单!猪价低迷为何还要进口猪肉,会抢夺本土养殖户市场吗

近期猪肉价格下降,供应充足,但中国仍进口法国猪肉。这主要是因为两国之间的商贸合作,进口总量可观但不会对国内市场造成太大冲击。中国消费者对国产猪肉有偏好,进口猪肉主要作为加工原料而非直接市场供应。尽管有进口,但国产猪肉市场稳定,需求量大,进口猪肉的份额相对较小。养殖企业和个人对此保持谨慎态度,进口冻猪肉主要流向加工行业。整体来看,进口猪肉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有限,消费者更倾向于新鲜的国产猪肉。

2023年第19周(5月8日—5月14日)生猪及猪肉价格同比环比双降

2023年5月17日,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最新数据,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生猪收购价格和白条肉出厂价格均出现双降。与前一周相比,生猪收购价下降0.8%,白条肉出厂价下降0.8%,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3%和3.5%。这一趋势反映出猪肉市场供应可能较为充足,需求端可能受到季节性和消费习惯影响而减弱。猪博士平台提供的信息旨在提供市场参考,非投资建议。

价格周报|本周生猪价格有所反弹,市场需求仍显疲软

本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价格基本持平,生猪价格以涨为主,供应方面因气温高和价格低,养殖户加快出栏,交易均重下降。需求方面,屠宰企业开工率微降,终端需求疲软,导致屠企亏损扩大。期货机构分析认为,猪价短期上行受供应阶段性收紧和惜售情绪影响,但基本面偏弱,产能过剩和消费疲软压制反弹。预计下周供应将增加但出栏量收窄,需求方面市场疲软,猪肉走货不利。

第二批收储来了!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5月生猪产品数据,能繁母猪存栏4258万头

国家发改委发布信息,上周猪粮比价低于5:1,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将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并指导地方收储。数据显示,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虽有波动,但生猪产量和屠宰量增长,价格方面全国二元母猪和仔猪价格下跌,生猪出场及批发市场价格同比下跌,但进口猪肉量增加。尽管成本上升,散养和规模养殖的生猪净利润仍面临亏损,相关部门将加强调控以稳定猪肉市场。

怎样理解立体养殖技术指导意见?陈瑶生、杨宁、文杰3位专家解读来了

《指导意见》围绕生猪、蛋鸡、肉鸡的立体养殖技术提出了技术要点和产业影响,旨在推动养殖业集约化、标准化发展,解决土地资源紧张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绿色、智能养殖。它强调了科学选址、生物安全、自动化管理、粪污处理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对养殖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将助力我国养殖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猪价跌回“原价”,南北大部“飘绿”,要报复性下跌?1月3日猪价

元旦后国内生猪市场回归正轨,受消费需求转差影响,屠企开工率下降,猪价回调至元旦前水平。虽然部分地区猪价仍存在上涨,但整体呈现下跌趋势。养殖端出栏积极,但需求跟进转弱,供应宽松。预计春节前猪价可能上涨,但短期内将以震荡偏弱为主,市场以“磨底”态势为主。北方养殖端挺价心态减缓,南方部分地区压力不大,猪价有望弱稳。短期内猪价下跌空间有限,将以弱稳为主,不具备报复性下跌的走势。

猪价、粮价预警!猪价、玉米、小麦揪心【今日行情】

本周,国内农产品市场行情分析:生猪市场,猪价跌势趋缓,预计未来1-2日止跌上涨;小麦价格经历低谷后反弹,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面粉厂报价上调;玉米价格大范围回落,华北购销节奏加快,东北玉米稳中偏强,华北价格低迷。请注意市场动态,理性分析,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生猪行业如何“过冬”?

2023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面临亏损压力,主要由于产能过剩和去产能速度慢。尽管猪价低迷,但养殖企业通过防疫、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措施应对挑战。政策调控也在稳定产能,如《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的实施,使得猪周期波动趋于平缓,市场供应稳定。未来,行业将聚焦产能有序调整,防控金融风险,保障市场供应和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