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旺季不旺!猪价“6连降”,猪肉降至7元,养殖户:消费者咋不买账

2023年12月,中国生猪市场因气温异常波动导致猪价起伏不定。月初,高温引发疫病风险,猪价下跌;中旬寒潮带来腌腊需求,猪价短暂上涨。然而,随着气温回升和消费减弱,猪价承压走低,进入2024年元旦后持续下跌。猪价旺季不旺主要受供需基本面影响,产能过剩和猪肉消费逐年递减共同作用,叠加经济压力和餐饮业抑制,预计春节前猪价震荡,春节后或有一轮上涨,但年末价格难破成本线。

国家持续进行猪肉轮储!行业能回暖吗?

自2024年1月1日起,全国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多地价格跌至6元/斤以下,受市场供需和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影响。2023年猪价底部震荡,多数企业亏损,且能繁母猪去化加速。预计2024年上半年养殖端将继续去产能,下半年随着供应减少,价格可能回暖。分析师预测2024年猪价最低点在4月,随后逐步反弹,全年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温氏股份2023年亏损63.29亿元 对未来猪价仍保持审慎乐观

温氏股份2023年业绩快报显示,营业总收入增长但净利润亏损,主要受生猪养殖业务深度亏损影响,由于肉猪销售价格下降,养殖成本下降幅度小于价格下降。养鸡业务保持稳定但利润下降。公司计划增加能繁母猪数量,养殖成本降低,同时推进禽业转型升级,目标2024年实现肉猪和肉鸡销售增长及成本控制。

大数据带你看“智慧猪” 如何实现猪肉自由?

2023年,四川省凭借稳定的畜牧业生产,特别是在养猪业的显著增长,生猪出栏量创新高,得益于养猪黑科技的发展。四川重视育种工作,拥有全国领先的基因芯片技术,育种场数量全国第一,同时智慧养猪技术广泛应用,科技创新成为行业应对周期波动的关键。通过生物科技和智能技术的赋能,四川省的养猪业正在进行一场产业升级的转型变革,提升行业竞争力。

我国科研团队揭示非洲猪瘟病毒感染致病机制

兰州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郑海学教授团队揭示了非洲猪瘟病毒在猪体内的感染靶细胞及延长感染机制,通过单细胞测序等技术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要感染细胞,且病毒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抗原递呈来促进自身复制。这项研究为理解ASFV感染路径和致病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养猪业最艰难的时期过去了

新一轮猪周期启动,生猪价格上涨,养猪企业扩大规模并利用期货和保险工具对冲风险。大型企业如牧原股份看好市场,而中小养殖户则面临经营策略调整,行业向规模化、智能化发展。资本市场对行情预期乐观,但养殖端需关注成本控制和市场波动。

鉴别猪病:六种常见导致猪“抽风”的疾病解析

本文列举了六种以'抽风'为主要症状的猪病,包括猪水肿病、猪伪狂犬病、链球菌病、李氏杆菌病、猪血凝性脑脊髓炎和遗传性或病毒感染导致的震颤,提供临床鉴别诊断和预防治疗的参考信息。了解这些病状有助于猪场管理和疾病防控。

降低新生仔猪断奶前死亡率的八大措施

本文针对新生仔猪断奶前的高死亡率问题,提出了包括断脐处理、断尾处理、剪犬齿、保温防压、确保仔猪吃足初乳、补铁、关注存活率影响因素以及疾病预防与治疗等八个关键措施,旨在帮助养殖场降低仔猪死亡率,促进仔猪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