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养猪人警惕!专家预测:猪价春节后可能有过快下跌风险!在此背景下,生产端能够盈利吗?

随着春节临近,消费者对年货的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猪肉等农产品的供应和价格备受关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猪肉价格环比下降,但进入1月后,由于消费需求增加,价格略有回升。各地生猪存栏量充足,春节期间供应有保障。尽管黑猪肉价格相对较高,但市场需求旺盛。专家预测,春节前猪肉价格将保持平稳,春节后可能出现小幅波动。整体来看,生猪养殖成本有所下降,自繁自养养殖场户仍能维持一定盈利水平。

重磅!《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使用白名单制度工作规范(试行)》发布!目前仅限制在养殖户使用环节!厂家和经销

《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使用白名单制度工作规范》发布,明确了养殖环节的合法投入品范围,限制使用未经批准的非药品等产品。养殖户需合规使用国务院批准的兽药、饲料和添加剂,以提升养殖质量,同时打击非法生产和销售,旨在整顿行业秩序,保护合法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国常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会议,部署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通过增加支小再贷款、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稳增长保就业。同时,强化国家助学贷款支持,提高贷款额度并补贴利息,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此外,会议还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强化农产品全链条监管,保障食品安全。

财政部:2022年1月1日起猪肉进口关税从8%提高至12%

2022年起,中国将恢复对猪肉的最惠国税率,取消此前因国内短缺而实施的进口暂定税率。随着国内生猪产能提前半年完成恢复目标,猪肉价格下降,进口需求减少。这一关税调整旨在平衡国际市场的供应,同时对猪肉出口商构成挑战。数据显示,2021年进口猪肉量已明显下滑,预计2022年将继续减少。

黑龙江省启动动物防疫清洗消毒月活动

省农业农村厅启动2022年全省清洗消毒月活动,旨在加强动物防疫,确保‘菜篮子’工程安全。活动要求各地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制定详细方案,强化清洗消毒工作,针对境外疫情风险,全面消毒养殖、运输等环节,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并强调活动后要保持良好清洗消毒习惯,维护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的稳定局面。

可怕!广西百色发现1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

靖西市发生一起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案例,患者因购买生猪肉被刺伤后出现症状。疾控中心建议加强动物疫情防控,提醒公众避免购买病猪肉,注意个人卫生,屠宰和加工人员应做好防护。此外,提供猪链球菌病的感染途径、高危人群、潜伏期和预防措施,以确保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

猪肉鸡蛋都涨价,美国大通胀会影响我国国内物价吗?

近期物价上涨趋势明显,受美元升值、俄乌战争影响的国际能源价格飙升,猪肉和鸡蛋等基本民生商品价格因周期性和节日需求上涨。发改委发出物价上涨预警,预计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我国物价将有涨幅。尽管相比于欧美国家的通胀,我国通胀较为温和,但仍需做好经济准备。

区区40年中华土猪岌岌可危!洋猪占据90%市场,土猪该如何翻身?

过去40年间,洋猪占据了我国猪肉市场90%,本土中华土猪地位岌岌可危。原因包括规模化养殖口感变化、消费者对瘦肉的偏好、国外种猪引入以及疫情导致的产能调整。尽管面临挑战,国家和企业正在通过保种和育种工作,打造'猪芯片',提升土猪品质和市场竞争力。随着消费者对优质猪肉口感的回归,土猪市场有望复苏,有望在未来重新占据餐桌。

全程自动化、可视化,“云”养猪引领产业升级!

本文描述了瑞金市鑫鼎生态农业采用的全程自动化和可视化‘云’养猪模式,通过智能系统实现喂养、温控、空气净化和清粪的高效管理,养殖过程数据化,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物安全,推动了传统生猪养殖产业向现代化、集约化转型。数字化养殖在降低非洲猪瘟风险的同时,也显著提升了养殖效率和产值。

【一张图读懂】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亮点解读来了→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一幅图解读,该法着重于规范畜牧业管理,包括明确遗传资源目录条件、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优化生产经营行为、提升种业发展、保护养殖户权益以及防范公共卫生风险。这一法规的出台将对养殖行业带来多项利好政策,旨在推动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