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农业气象】南方多地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 北方多冰雹

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预计6月7日至8日,中国多个地区将出现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江南华南和云贵高原等地有大到暴雨,华北、黄淮等地有阵雨或雷阵雨,同时京津冀等地将出现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详情请关注中国天气网,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西南区整理,尊重原作者权益。

已经“15连降”的猪肉,还会继续降价吗?

文章讲述了猪肉价格的波动,包括其上涨原因(如消费增加、饲养方式变化、猪瘟影响和进口关税压力)、降价措施(养殖业政策和国家储备)、未来趋势(供应量增加和可能的价格稳定政策)以及整体物价上涨与国产化趋势的关系。作者提醒,普通人应对物价上涨需调整需求、储蓄和理财,以应对经济变动。

多地猪价破9,还能涨多久?短期预计猪价仍有上涨空间!

近期猪价快速上涨主要受季节性淡季供应减少、养殖端压栏、旅游消费复苏提振以及市场看涨情绪影响。全国猪价已突破8元/斤,成本压力缓解,但下半年供给宽松,预计未来半个月至1个月猪价仍有上涨空间。然而,能繁母猪存栏充足可能导致价格在反弹后盘整。随着餐饮和旅游消费的强劲复苏,猪肉消费有望得到进一步提振。

新《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7月1日起施行

《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由农业农村部公布,自2022年7月1日起实施,旨在加强病死畜禽管理,防控动物疫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办法规定了病死畜禽的处理范围、收集、无害化处理原则、责任主体、监管机制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旨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环境保护。

宁波口岸8月进口肉类1.5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8.4%!

2022年8月,宁波口岸的肉类进口量达到1.5万吨,相较于去年同期,出现了8.4%的下降。尽管总量有所减少,但进口价值却增长了23%,表明进口肉类的平均价格上升了34.3%。这一数据反映了宁波口岸肉类进口市场的动态变化。

跌惨!猪价“遇冷”2连降,发生了啥?1个好消息!11月21日猪价

国内生猪市场近期持续走弱,猪价下跌,全国外三元瘦肉型生猪均价下滑,尤其北方地区如东北、华北、西北猪价全面下挫。尽管南方临近腌腊季节,但消费支撑不足,市场情绪分化,北方散户看涨情绪升温,而南方采购难度小,屠企压价。预计未来北方猪价可能反弹,南方则仍偏弱。然而,年底大体重生猪出栏和猪肉供给增加可能影响价格,市场供需矛盾依然存在,猪价年底可能震荡偏弱。

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最新统计:上周对中国装运117万吨大豆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23年度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销售总量同比增长11.1%,总量约为2309万吨,预计中国2022/23年度大豆进口量为960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美国大豆出口整体也在增长,同时2023/24年度对华销售已初露端倪。

03月20日猪价:震荡走跌!猪价小幅降温,南方局部上涨!

2023年03月20日,中国养猪网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为15.42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04元/kg,内三元和土杂猪价格也有所变动。猪价上涨地区主要在14个省市,下跌地区14个,整体呈现震荡态势。外三元价格排行榜中,福建省、广东省和浙江省位居前三,西藏自治区、海南省和新疆自治区排名后三位。内三元和土杂猪价格走势相似,全国各有涨跌。整体来看,猪价虽有降温,但局部地区仍有上涨,预计短期内猪价将以震荡为主。

猪价大跌9.3%,蛋价承压落价,饲料涨价不断,养殖业咋了!

清明假期后,国内消费市场疲软导致猪价和鸡蛋价格下跌,猪价累计跌幅9.3%,鸡蛋市场承压。饲料成本上升,特别是豆粕和玉米价格上涨,加重了养殖业的负担。尽管市场供应顺畅,但消费需求不足,屠宰场压价情绪浓厚,短期内市场呈现“易跌难涨”态势。鸡蛋市场方面,蛋价因需求转差和产能回升而承压,产区与销区价差缩小。业内认为,蛋价将以去库存为主,大幅回落风险有限。养殖业面临双重压力,引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