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探索人工智能:未来科技的基石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AI)在21世纪对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影响,涵盖了从科技革新到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同时,文章也提到了AI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数据隐私、算法偏见等问题,并强调了确保AI技术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全文来了!

该意见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防止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建设水平与治理能力,以及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支撑、农村产业融合、农民增收举措等,旨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伪狂犬疫苗首免时间与免疫策略解析

本文探讨了伪狂犬疫苗在仔猪免疫中的重要性,专家建议根据母源抗体水平和仔猪生长阶段确定最佳首免时间,强调免疫策略的灵活性,以及通过监测gE抗体来预防育肥猪的野毒感染,旨在实现全面的伪狂犬病防控。

豆粕库存压力山大,胀库原因与出口新策略

近期豆粕市场压力巨大,库存超过120万吨,创历史新高,主要由供应过剩和政策导致的需求减少引起。进口大豆持续到港,开机率高,导致供应持续增长,而农业农村部的豆粕减量替代计划进一步抑制需求。养殖市场状况不佳,饲料需求下滑,豆粕价格下跌,政府采取出口策略缓解库存压力,但市场悲观情绪浓厚,复苏前景不明朗。

2.1万家养殖场已实施“减抗”实践!农业农村部:兽用抗菌药使用量降至3.25万吨

中国农业农村部官网报道,2022年我国推行兽用抗菌药减量行动计划,涵盖生猪、蛋鸡等16个畜禽品种的2.1万余家养殖场。自'十三五'以来,通过严控准入、提升生产质量、加强检打联动、推进减量化实践和强化宣传培训,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量持续下降,动物产品抗菌药使用更加合理,确保了养殖安全。

美豆市场延续颓势与国内大豆供需分析

本周美豆市场呈现疲软态势,得益于产区良好天气,作物优良率维持高位。预计降雨将进一步缓解干旱,为美豆丰产铺路。然而短期内天气升水难以实现,对中国买需及巴西新作升贴水等多空因素交织。国内供需基本面稳定,大豆到港量增加,油厂开机率高位,下游需求略有提升,豆粕成交量增加,但现货购销清淡,库存继续累积。连粕市场维持震荡,现货价格相对抗跌但仍易跌难涨。

2024年二次育肥热潮:养猪业的春天与转型之路

2024年猪价持续攀升,养猪业迎来全面盈利,其中二次育肥成为焦点。随着市场变化,二次育肥群体经历显著转型,采取集中化运营模式,并实现了从“行情导向”到“利润导向”的转变。然而,业内人士提醒养殖户应保持清醒,认为高价难以长期维持。

7月生猪销售数据:猪价回暖带动行业收入增长

7月生猪销售数据显示猪价回暖对行业产生积极影响,近九成上市生猪养殖企业收入同比增长。牧原股份领跑行业,正虹科技因大幅压缩产能排名垫底。随着生猪价格回暖,多数企业销售收入增长,部分规模企业开始增加能繁母猪数量,降本增效成为企业生存根本,提高养殖水平和防疫能力成为行业竞争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