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猪价涨势“熄火”,仔猪堪比“白菜价”,发生了啥?10月16日猪价

10月国内生猪市场猪价走势低迷,双节利好未能提振,节后出现惯性回落,生猪价格创历史新低。消费疲软、需求减少导致市场压力增大,屠企压价,猪价涨势受阻。养殖端出栏压力不减,供应宽松,加上消费利好不足和冷冻猪肉库存多,猪价上涨承压。仔猪价格大幅亏损,母猪淘汰情绪升温,但大厂资金链可能影响淘汰节奏。整体市场购销博弈,猪价僵持。

猪价创8月以来新低,豆粕价格4年暴涨72%,养猪人的日子为何总是这么难过?

猪价创8月新低,豆粕价格4年内暴涨72%,养猪业面临高成本压力。饲料成本尤其是豆粕价格上涨严重影响养猪户利润。虽然政府和企业推动豆粕减量替代,通过技术如低蛋白配方和多元化原料减少对豆粕的依赖,但行业对玉米豆粕的过度依赖仍未根本改变,成本控制仍是养猪业的核心竞争点。农业农村部目标到2025年降低饲用豆粕比例,但实现这一目标仍需加强思想认识和技术支撑。

江苏省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会在如东县召开

如东县召开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会,副县长姜红波强调环保与畜牧业协同发展。如东县作为生猪大县,致力于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会议还讨论了各地项目发展情况和下一步措施,为保障生猪稳产保供提供支持。

节后猪价惯性回落,利好何时显现?传统旺季价格上涨还能否兑现?

国庆节后,生猪价格因供应端的出栏增加和需求减少而持续回调,规模场出栏节奏偏慢,市场悲观情绪浓厚。尽管部分地区标肥价差扩大、腌腊需求增加和母猪淘汰带来利好,但终端需求改善不明显,二次育肥进场不积极,预计11、12月份行情逐步好转,但受出栏增量和养殖端谨慎态度限制,价格上行将取决于产能去化和供应拐点。

猪价陷入“泥潭”,玉米破位下行!10月16日调价后生猪、玉米价格如何

本文分析了10月中旬猪价因养殖户补栏情绪和消费不振而陷入低位,规模猪企降价出栏不及预期,预计未来1-2日猪价将横盘。同时,玉米价格东北地区呈破位下跌,华北、黄淮市场筑底,受秋粮上市和需求影响,玉米价格走势分化。文章提醒读者关注市场动态,特别是规模猪企出栏计划和屠企开工率的变化。

合理使用酶制剂,有效降低养猪生产过程中的饲料成本!

在养殖业中,2023年10月的CPICP大讲堂上,张丽萍总经理分享了酶制剂如何提升饲料原料价值。酶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能提高消化效率、降低抗营养因子并增强营养吸收。研讨会中,张总深入解析了不同类型的消化酶如淀粉酶、脂肪酶和碳水化合物酶在饲料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动物阶段、原料特性和酶制剂功能进行选择。专家们强调了合理使用酶制剂以实现‘降本增效’,并探讨了在原料筛选、成本效益分析和酶制剂选择中的关键要素。通过专家的研讨,观众们对酶制剂在饲料中的作用和使用策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涨涨涨!猪价“涨满格”,要“插翅大涨”?2个坏消息!14日猪价

猪价在经历了双节期间的低迷后,终于出现上涨,市场呈现逆势走强态势。10月14日,生猪价格预测上调,北方产区报价普遍上涨。然而,市场情绪松动,规模猪企和散户增减持栏,导致供应增加,白条走货难度加大。预计未来1-2日,猪价可能出现短暂的上涨支撑,但因养殖端认价出栏情绪反弹和需求跟进不足,猪价或将维持低位拉扯,有阶段性磨底的可能。市场对猪价是否能持续大幅上涨存有分歧。

种业高质量发展!贵州7个地方猪品种被列入国家畜禽资源名录

贵州的生猪育种能力在增强,拥有7个列入国家名录和6个新发掘的地方猪品种。然而,种业发展面临地方猪资源评估不足、保护困境和技术力量弱等问题。专家张依裕教授提出七点建议,包括评估地方猪特性、加强技术人才引进、建立财政资助机制、探索产业发展战略、培育新品种和加强养殖技术体系建设等,以促进生猪种业的高质量发展。

猪价变脸!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数据发布!10~11月猪价高点或达10~11元/斤?

双节过后,国内生猪市场因需求减少和供应增加而面临供强需弱的局面。猪价大幅下跌,北方高价猪源跌破8元/斤,全国多地屠企降价,猪价重心下移至7元时代。尽管上市猪企如牧原股份、新希望和温氏股份9月销量同比增涨,但行业整体利润压力大,预计生猪产能去化加速,养殖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以应对挑战。

猪肉消费旺季即将开启!需求增量的情况下,猪价要涨?

在四季度传统生猪消费旺季到来之际,市场关注焦点在于生猪养殖利润能否改善。虽然存在腌腊需求提振,但前期冻品库存庞大、商品猪出栏增加导致供给过剩,限制了猪肉价格涨幅。能繁母猪存栏数据虽显示四季度供给可能收紧,但产能过剩使得货源相对充足。需求方面,尽管下半年节日增多,但'双节'假期市场消费主要消耗冻品库存,消费支撑较弱。政策调控压力减小,交易所调整期货规则以提高市场流动性。总的来看,供需因素和成本压力下,猪肉价格走强空间有限,养殖业者可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以锁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