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气温下降后需求提升,11月生猪屠宰量或继续增加

进入10月份以来,随着气温下降和生猪出栏积极性提升,生猪供应增加,终端猪肉需求也随之上升,导致10月份生猪屠宰量环比继续增加。文章分析了10月份生猪屠宰量增加的原因,包括养殖端的出栏计划、生猪交易均价的变化以及屠宰企业的毛利恢复情况,并预测11月份生猪屠宰量将继续增加。数据来源于卓创资讯。

净利同比猛增930%!头部猪企集体扭亏,养猪业的好日子回来了?

牧原股份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8.33%和930.20%,并首次在季报中提出分红。多家上市猪企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行业进入赚钱模式。主要驱动力包括生猪出栏量、销售均价上升及养殖成本下降。展望未来,四季度猪肉消费旺季将利好猪价,存在反弹可能。

农业农村部:2024年9月生猪产品数据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生猪产业的生产、价格、进出口及成本收益情况。内容涵盖了统计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商务部等多个部门发布的最新数据,包括能繁母猪存栏、生猪存栏与出栏、猪肉产量、市场价格、屠宰量、进出口数据等。同时,还分析了不同养殖模式下的成本和收益情况,并解释了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的具体标准。这些数据按季度发布,为了解和评估中国生猪产业提供了全面的参考依据。

2024年10月31日全国猪价走势分析

根据智农通行情宝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30日全国生猪均价为8.62元/斤,与昨日相比下跌0.01元/斤。今日各地生猪价格整体以稳为主,局地出现涨跌调整。北方养殖端由于出栏量减少,养殖集团惜售情绪浓厚,导致屠企提价保量采购。而南方地区由于今日生猪上市量增加,猪价保持弱跌。预计明日南方地区受北方带动,将全面稳中伴涨调整。

四季度猪肉进口量或难以有继续增量?

本文根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9月中国猪肉进口量为10万吨,较8月份增加1万吨,环比增幅11.11%,但较2023年同期减少1万吨。文章分析了2024年前三季度猪肉进口量维持低位的原因,包括国内生猪产能恢复和冻品库存偏高。同时探讨了9月份进口量增加的原因以及未来四季度的市场预期,指出由于供应压力较大,进口贸易商对后期行情持谨慎态度,预计四季度猪肉进口量将维持相对偏低水平。

一夜“升温”,猪价“明跌暗涨”!【今日行情】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4年10月31日的全国生猪市场价格及走势。受玉米和豆粕价格较低的影响,当前生猪育肥成本较低,养殖盈利尚可,但供应端压力较大,导致近期养殖户积极出栏。虽然部分北方地区猪价止跌上涨,整体市场仍面临供应和需求端的压力,短期内猪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低。文章还探讨了不同地区的猪价差异、消费市场需求以及未来1-2天的市场预期。

机构解读:“银十”将过 次月猪价如何看?

文章分析了2023年9月至10月中国生猪市场的价格走势及养殖利润变化。尽管有国庆节的支撑,但终端消费不及预期,导致猪价震荡下行。10月中旬猪价出现小幅反弹,但下旬因疫病和出栏增量再次下跌。文章还探讨了11月份猪价上涨的可能性,预计在供需双增背景下,需求略有好转,但涨幅有限。

温志芬:辉煌40年,向‘千亿企业,百年温氏’进发

温志芬是温氏集团第二代领导核心,自1992年起就为集团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在2017年接任董事长后,带领温氏集团应对非洲猪瘟、资本市场竞争和内部员工懈怠等多重挑战。温志芬还提出了转型升级战略,推动集团向食品企业转型,目标是实现‘千亿企业’和‘百年温氏’。

猪价回升!猪企前三季度业绩“水涨船高”,对后市乐观!

2024年三季度,国内上市猪企陆续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多家猪企实现扭亏为盈。其中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生猪销量上升、猪价强势回暖及养殖成本下降。文章分析了今年生猪行业的利润提升原因,并对未来猪价走势进行了展望,指出第四季度将迎来猪肉消费旺季,但需关注生猪供应增量及疫病风险。

美国农业部预计全球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将下降、贸易量增长

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发布的《牲畜和家禽:世界市场和贸易报告》,2025年全球猪肉产量和表观消费量预计下降近1%,而国际猪肉贸易将有所增长。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国、欧盟、美国、越南、巴西等主要国家的猪肉生产和进出口情况,并探讨了非洲猪瘟(ASF)等对全球猪肉市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