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多种常用兽药的残留限量标准

2022年9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41种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新标准于2023年2月1日起实施,对41种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限量进行规定,包括新增16种兽药限量值和25种已规定兽药的更新。标准重点提及蛋类、奶、蜂蜜及鱼类的限量变化,并强调了检测结果判定规则。该标准完善了我国兽药残留管理体系,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

6月份第4周:生猪、猪肉、豆粕价格上涨,仔猪价格下跌

6月第4周全国农产品价格数据显示,生猪、猪肉价格上涨,仔猪价格下跌,鸡蛋、鸡肉、牛羊肉价格有涨有跌,生鲜乳、玉米价格持平,饲料价格微调。具体省份价格分化明显,华南地区部分产品价格上涨,东北地区相对较低。详情可参考《畜牧产业经济观察》。

农业农村部:端午备货结束,猪肉价格小幅走低

2023年第25周的国内瘦肉型白条猪肉价格报告显示,全国多个地区猪肉价格环比上涨,同比下跌,其中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涨幅较小,四川和广东价格微跌和微涨。周初受端午节影响,猪肉需求有所提升,但随着节日备货结束,价格趋于稳定或小幅回落。整体来看,猪肉价格同比跌幅仍在扩大,供应和需求的博弈影响着价格波动。

猪粮比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猪价被严重低估,国家或将启动猪肉收储

全国猪粮比在6月27日跌至4.89:1,进入一级过度下跌预警,标志着生猪价格降至历史低位,市场认为猪价被低估。猪粮比作为衡量养殖利润的重要指标,低于6:1意味着养殖业可能亏损。国家可能会采取收储措施稳定猪价,一级预警作为养殖板块反转的信号。数据显示,猪粮比在6-9:1区间较为正常,而低于5:1和高于12:1则非常态。来源信息来自同花顺iFinD。

2023年第25周(6月19日-6月21日)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监测周报

2023年第25周,16省的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上涨,环比1.3%,同比下跌18.5%,受端午节影响猪肉需求提升。东北地区价格微跌,华北和华中地区价格微涨,华东和广东地区分别小幅上涨和微涨,四川价格微跌。各地区猪肉价格波动受端午节提振和供应需求影响。

住过海景房、湖景房,那你有没有住过“猪景房”?

猪景房以熊猫猪为主题,提供独特的动物亲密接触体验,价格虽高达8888元,但通过创新营销手段,如赠送猪肉或快递服务,反映了乡村振兴的新思路。作为智慧养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它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和地标产品销售,唤起对中华土猪的关注,展现了乡村振兴的活力。

隐形杀手弓形体原虫:养猪场为何禁止养猫?

养猪场不能养猫的原因在于猫是弓形体原虫的主要宿主,其排泄物易携带寄生虫。猪感染弓形体原虫会导致呼吸、生殖、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严重威胁猪的健康。因此,养猪场需严格管理猫,避免其粪便污染环境,保障猪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中俄就对华供应猪肉问题进行谈判 展开筹备工作

俄罗斯动植物卫生监督局局长谢尔盖·丹克韦尔与中国海关总署筹备关于俄罗斯部分地区向中国供应猪肉的谈判,同时讨论了苜蓿生产商名单、黑麦和粗粒小麦粉的出口许可,以及取消部分农产品的区域限制,如冬小麦和大麦。俄罗斯副总理阿布拉姆琴科表示将继续就猪肉供应问题进行谈判,强调了禽肉类和牛肉出口情况。

收储迟迟未启动!雨季非瘟防控形势严峻!

全国外三元猪价持续下跌,受供给压力和需求好转有限影响,价格跌破7.00元/斤。猪价下跌可能促使猪肉收储,但市场供需格局决定了短期难有大涨。此外,四川南部县的非洲猪瘟消毒为例行工作,并非新疫情。整体来看,猪价下跌空间有限,预计不会继续降至6.00元/斤以下,官方收储可能成为提振市场信心的举措。

稻米价格走强,猪价“一言难尽”,汽油怒涨70元/吨!发生了啥

国内6月油价上调,汽油、柴油分别下跌50元/吨和55元/吨,国际原油高位震荡与产油国减产影响下,7月油价或下跌。稻谷市场因高温进入淡季,部分地区稻米提价,但市场预期新稻上市将缓解供应压力。猪价持续下跌,猪粮比跌破5:1,官方可能进行储备猪肉收储,预计7月初猪价反弹空间有限。多方面因素导致市场动态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