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我国将视情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国家发改委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可能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政府猪肉调节机制旨在平滑猪周期波动,调控市场。分析师认为,虽然收储可能提供心理支撑,但对猪价影响有限,更多反映底部信号。未来猪价将受供应恢复、需求变化和供需平衡影响,预计在供减需增情况下,猪价有回升预期。

今年第一轮猪肉收储将启动?专家提示“降本增效”是关键

2月8日,全国猪价进入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发改委可能启动猪肉储备收储。2021年猪价大幅下跌后反弹,政府调控稳定供应。2022年猪价因产能增长和需求减少而下跌,春节后出现亏损,全年供给预计增长,但猪周期拐点预计在2023年。养殖业需关注成本管理,避免盲目跟风。

“如何养殖”考验畜牧业竞争力

《“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强调发展生猪、家禽产业,推动畜牧业现代化,保障食物安全。面临畜产品供应紧平衡、竞争力不足、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将通过政策固定化、支持规模化养殖与中小场户、新技术应用等措施,提升畜牧业生产效率和保障能力。

农业农村部对《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机构管理规定》再次公开征求意见

此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农业农村部为规范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机构管理,对现有规定进行修订并公开征求意见。主要内容包括机构的职责与条件、遴选评价流程、监督管理措施,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办法。旨在提升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和农业发展。

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助农增收

两位基层省人大代表刘金国与刘影在河北新闻网直播中探讨如何通过深化农业改革,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延长产业链,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实现乡村振兴和生活富裕。他们强调了品牌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链多元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疫情期间车辆运输农业生产物资进出天津可申请“通行证”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为保障疫情期间农业生产物资和生活资料的顺畅流通,发放‘通行证’,涵盖种子、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及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企业需符合相关防疫要求并申请通行证,通行证工作专班提供24小时服务,已发放800余张,确保公路运输不受阻。

抗疫保稳硬核举措 天津市13亿元支农资金提前下达

天津市财政为抗击新冠疫情,提前下达大量支农资金,通过补贴种粮农民、农机购置、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式保障粮食安全。同时采取多项措施稳产保供,包括农业保险、动物防疫、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和渔业发展,以维护市场秩序,确保百姓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充足且质量有保障。

两会代表:要发挥优势加快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生猪主产区,虽然在保障猪肉供给上做出贡献,但生猪产业仍有发展空间。代表刘娣建议通过强化良种繁育、发展优质生猪产业、推动规模化养殖、科技支撑、疫病防控、粪污资源化利用、品牌建设以及金融支持等措施,提升黑龙江省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打造‘大米饭红烧肉’特色并增强市场抵御风险能力。

中国政策法规

本文概述了中国多个政府部门关于农业、畜牧业、食品安全、环保、国际贸易、金融监管等相关领域的公告、通知和征求意见,涉及动物检疫、农产品质量、耕地管理、禽流感防控、产业链建设及政策征求意见等多个方面,展示了当前农业及相关部门的重要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