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滞涨”的生猪,下跌“失控”的小麦,跌惨的豆粕,发生了啥?

3月国内农产品市场波动大,小麦价格持续下跌,豆粕行情降温,生猪价格冲高受阻。猪价横盘,供应稍有改善但需求跟进不高,养殖端冻品入库压力转弱。小麦需求疲软,价格下跌未见止跌迹象,制粉企业压力大。豆粕库存增加,需求下降,预计3月行情将回调但进口大豆规模大仍偏弱。农业市场动态引人关注,专家观点仅供参考。

养猪不香了?屠宰行业大变革来了!农业农村部:暂停一批非瘟无疫小区资格

养猪行业正在经历大变革,龙头猪企如牧原转向屠宰业务,双汇凭借品牌优势保持市场地位。农业农村部暂停部分无疫小区资格,天邦食品计划通过定增提升养殖效率。猪价下跌推动企业降成本,豆粕价格暴跌引发饲料降价潮。了解更多详情请访问猪好多网。

“滞涨”的生猪,下跌“失控”的小麦,跌惨的豆粕,发生了啥?

本文分析了3月初国内农产品市场的情况,包括生猪价格的横盘企稳及市场供需变化,猪价可能面临供强需弱的压力;同时,小麦价格持续下跌,主要受需求疲软和供应宽松影响;豆粕市场则因库存增加和下游需求不足而价格大幅下跌。文章总结了各市场动态及对未来走势的预测。

佛山男子接触生猪肉后染上罕见病进了ICU!人群普遍易感,怎么预防?

佛山一男子因接触生猪肉感染罕见猪链球菌脑膜炎,引发关注。该病由猪链球菌引起,主要通过开放性伤口和经口传播,屠宰人员易感染。预防措施包括及时就医、正确处理病猪、选购检疫合格猪肉和烹饪彻底。南海区西樵儒溪村党委书记陈旺弟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将关注基层治理和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话题。

官方数据|一月份最新生产、价格、成本信息

本文内容涉及农业生产、价格变动、成本收益分析,详细阐述了能繁母猪存栏的监测指标,以及各种生猪产品价格数据,如屠宰量、各类市场猪肉价格、猪粮比价,以及散养和规模养殖生猪的产值、成本和净利润等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农村部,并提供了一些关键年份的数据对比,旨在为养猪人提供学习和参考,但不构成投资建议。

猪/牛/羊/禽/蛋批发价 | 猪价止步连涨,豆粕下跌!

本文分析了2023年3月2日国内农产品市场动态,包括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和鸡蛋的价格波动,以及豆粕价格的下跌。猪价在官方收储计划不如预期后,市场情绪转为下行,但短期内由于冻品入库和养殖端挺价,猪价维持涨跌拉扯。3月中旬前预计价格大稳小动,随着气温上升和需求转差,4-5月可能面临大猪出栏压力,猪价将继续承压。

在行动〡贵州省联合商讨人兽共患病联防联控工作

贵州省人兽共患病联防联控研讨会在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举行,专家们探讨了当前疫情形势、防控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强调了人兽共患病防控对于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并就《贵州省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治规划》征求意见。研讨会上,各方交流经验,协商合作方式,推动建立三级联动的常态化防控机制,确保各级疫控部门和疾控部门的技术支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月1日起,猪价、粮价突变?中央一号文件定调:上涨大局已定!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重点关注猪价和粮价,尤其是19日外三元猪价和玉米、小麦收购价。国家可能启动猪肉国储收购以调控市场,确保农民种地收益。文章强调了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大,以及对农户收益增长的预期,同时提醒大家国家政策为农户提供了保障。

“成本大战”席卷生猪养殖业

《中国经济周刊》报道,2022年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导致企业业绩分化明显,成本控制成为行业竞争核心。牧原股份和正邦科技分别盈利和亏损,显示规模、成本管理的重要性。2023年,养殖企业聚焦成本降低,目标控制在16元/公斤,如牧原股份、新希望等。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控是产能管理的关键,官方政策强调稳产保供和调控责任。过度产能可能导致市场供应过剩和价格下跌,企业需理性评估扩产,防止产能过剩带来的灾难。

二次育肥再度入市,仔猪价格周涨幅已超12%!后市还有什么影响?

2022年三季度以来,中国生猪市场经历了价格快速上涨和下跌的过程。春节前后,猪价因二次育肥和市场供应过剩而下跌,但近期在底部起涨和政策收储等因素影响下,再次出现二次育肥热潮,仔猪价格上涨。虽然短期内支撑了猪价,但分析师预计随着肥猪出栏增加和气温上升,猪价涨势可能放缓,全年均价预估在19~19.5元/公斤。市场供需调整和季节性因素将影响猪价的中期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