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以后还需不需要散户?大猪企能出钱帮助小农户防非?

从2018到2023年,受政策、资本和疫情影响,集团养殖尤其是上市猪企的产能占比快速提升。文章详细分析了TOP10养殖企业的出栏量增长及家庭农场、散养户的现状,并探讨了大企业和散户在非洲猪瘟防控和未来发展方向上的互动与合作。多位行业专家分享了关于全产业链降本管理的经验,并提出了合作社模式及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等解决方案。

关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

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和2035年的目标,涵盖优化生猪产能调控、发展集约化畜禽养殖、推进新型食物产业化、加强种业创新、提升食物质量安全等多方面措施,旨在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食物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

节前生猪压力释放,猪价短期承压回落

本文分析了2024年9月生猪市场的情况,指出由于养殖端出栏意愿较强,尽管有中秋备货提振需求,但供给增幅大于消费,导致猪价承压下跌。同时,二次育肥出栏大于补栏,育肥栏舍利用率下调,二育压栏群体去库存,生猪交易均重连续两周下滑。此外,文章还提到生猪供给逐步收缩,生猪存栏处于低位,肥猪溢价仍存。

张掖正大、兰州正大、阜新正大标杆工厂活动日圆满举办

9月12日下午,张掖正大、兰州正大和阜新正大通过网络联动举办新时期标杆工厂活动日,展示了三家工厂在打造标杆工厂、熔炼精英团队和提升管理水平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活动采用线上参观和技能比武的形式,展现了工厂在创新思维、工匠精神和卓越管理方面的努力。高层领导对三家工厂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强调了持续改进和全面完善生产管理机制的重要性。活动中还表彰了技能比武优胜者和创新项目获奖者,进一步激励员工提升技能和创新能力。

中秋节市场猪肉不如牛肉火?生猪养殖产业结构加速调整

文章分析了中秋将至猪肉传统销售旺季的表现,探讨了猪肉市场需求不旺的原因及牛肉销售的逆袭现象。同时,通过数据展示了我国肉类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并深入剖析了上市猪企在生猪价格反弹背景下的经营状况及其面临的财务困境。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头部猪企和中小养殖户在应对市场变化时的新策略和发展方向。

国家统计局解读2024年8月CPI数据及未来趋势预测

2024年8月,中国CPI同比涨幅扩大至0.6%,创下近半年新高。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刘爱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详细分析了CPI变化的原因,指出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和蔬菜价格上涨是主要推手,并对未来的CPI走势进行了展望,预计CPI将温和回升。

新质生产力:养猪业的未来方向

本文探讨了养猪业中‘新质生产力’与‘旧生产力’的区别,并从技术创新、数据应用、育种、生物技术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内容,为养猪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考。

创新驱动下的牧原股份:深耕主业与科技创新

本文围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及河南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的精神,探讨了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与市场环境中的发展。重点介绍了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在企业创新实践中的经验与见解,强调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展示了牧原股份在生猪养殖、智能化管理和节能环保方面的创新成果。

*ST傲农预重整进展:国资联合体成为中选投资人

深陷债务困境的*ST傲农宣布由国资背景的联合体作为重整中选投资人,为公司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公司仍面临高额债务压力和诸多不确定性,包括尚未签订重整投资协议及存在退市风险等问题。此外,公司还因信息披露问题收到福建证监局的警示函。

黑龙江省推进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生猪存栏同比增长18.4%

黑龙江省以“两牛一猪”为发展重点,积极推进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通过严格执行省负总责的要求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生猪生产任务的推进与落实。同时,积极落实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政策性保险补贴和贷款贴息等措施,提振养殖场户信心,推动生猪产业发展。在龙头企业带动下,黑龙江省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并严格防控非洲猪瘟疫情,保障稳产保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