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徽商期货携手大商所,共筑生猪养殖保障新篇章

徽商期货携手大连商品交易所在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启动2024年度“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生猪养殖专项项目,总保费规模达200万元,覆盖两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惠及26600头生猪。通过金融创新和多方合作,为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

涨了,涨了,猪价上涨“势在必行”?附:24年9月29日猪价

9月国内生猪市场呈现‘易跌难涨’的走势,受需求孱弱、养殖端认卖心态及屠企开工率变化影响,猪价在中秋节前后出现显著波动。进入下旬,随着国庆节前备货需求增加和养殖端缩量挺价,猪价短暂回升,但月末再度承压下跌。目前,市场情绪转强,预计国庆假期将迎来新一轮猪价上涨趋势,需关注屠企开工率和规模猪企出栏节奏的变化。

猪价:回落空间有限 消费有望改善

文章分析了近期猪肉市场的情况,指出9月份养殖端计划出栏增加和冻品出库缓解了市场缺猪压力,导致猪价快速回落。尽管国庆假期对猪肉消费的提振作用不明显,但随着10月天气转凉及腌腊行情启动,猪肉消费有望改善,且猪价继续回落空间有限。北方二次育肥户已试探性抄底,未来可能带动更多投资者进场,推动猪价走强。

国情决定中国只适合散户养猪 哲学认为,存在决定意识

本文探讨了中国国情决定了散户养猪模式更为适合的原因。文章指出,中国的地理、人口、消费习惯和农耕文化等特殊国情,使得机械化的、规模化的和集团化的养猪模式难以在中国成功实施。相反,散户养猪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保障农民生计,减少环境污染,并符合中国传统的猪肉消费习惯。文章强调,只有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养猪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季度猪肉进口量或环比下滑,难破“10”万吨

本文分析了2024年8月以来进口冻品价格跟随国内生猪价格止涨回调的情况,指出冻品出库积极性提高但进口产品仍维持偏弱状态。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贸易商的乐观预期不高、采购心态谨慎的原因,并预测四季度生猪屠宰量或继续增加,进口产品价格上涨乏力,叠加消费较为分散,难以支撑贸易商乐观预期,因此四季度猪肉进口量或继续下滑,难破‘10’万吨。文中还提到影响进口产品消费的宏观因素,如人口老龄化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等。

未来家庭农场和散养户的生存空间将被压缩到25%?农业农村部:支持生猪适度规模养殖

自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以来,中国养猪业经历了深刻变革。散户因养殖成本上升、市场风险加大等因素被迫退出市场,而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大型养殖集团的产能不断提升。据统计,全国养猪散户数量在5年内减少了1300多万户,比2018年减少了41%。预计到2025年,家庭农场和散养户的生存空间将被压缩到25%。与此同时,代养模式成为中小养户的新出路,帮助其在行业洗牌中找到稳定收益的方式。农业农村部也从多个维度鼓励和支持适度规模养殖,推动种养结合及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重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指导畜牧业10年发展,事关所有养猪人

本文探讨了我国在践行大食物观背景下,猪肉消费占比的变化趋势及畜牧业发展的新要求。文章分析了猪肉作为国民第一大消费肉类的地位及其面临的市场变化,强调了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构建和畜牧业集约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的重要性。同时,文中引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展望了未来我国食物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唐人神:目前公司尚未调整年初制定的今年生猪出栏目标

唐人神(002567.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复了关于公司资产负债率、对四季度生猪市场的看法以及今年生猪出栏量的完成情况。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5.92%,预计未来生猪价格高位维持将有助于修复资产负债率。对于第四季度,预计生猪供应和需求均会小幅增加,价格有望保持稳定。公司表示将按计划努力完成年初制定的生猪出栏目标。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一夜“跳水”,猪价跌势“复燃”!附:9月27日猪价

9月渐入尾声,国内生猪市场在中秋假期后呈现猪价滑坡下降的走势。由于节日气氛不及预期,猪肉消费缺乏增量,而养殖端出栏压力较大,供需出现错配局面。尽管此前两日受下游屠企订单增多和节前备货需求增加影响,猪价短暂上涨,但月末集团猪企出栏计划偏多,导致猪价再次下跌。具体来看,全国多个产区的生猪报价普遍下跌,尤其北方地区全面下跌。支撑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包括需求跟进一般、屠企开工率提振乏力以及养殖端压栏心态转弱等。预计未来1-2日,猪价或将延续震荡下行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