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养猪场的臭味能用微生物除臭剂除臭吗?对猪有影响吗?

本文探讨了养猪场的臭味问题,微生物除臭剂作为一种有效的除臭手段,可通过分解有机物减少氨气和硫化氢,改善空气质量,同时对猪只生长和健康无负面影响。但使用时需注意剂量控制、环境卫生和管理,以确保最佳除臭效果,并指出这有助于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猪价“破8入7”,节后消费惯性下降,猪肉要跌破10元?

2023年10月7日,国内猪肉市场价格稳定在12~13元/斤,双节期间因供应充足和户外消费需求影响,价格保持稳定。然而节后,随着需求减弱和供应恢复,预计猪价将下跌,但考虑到天气转冷和消费替代,下跌空间有限,猪肉价格有望稳定在11~13元/斤。同时,消费需求转旺季将有所支撑,猪肉价格短期内不会跌破10元/斤。

2023年全国生猪国庆期间市场运行情况如何?最新汇总来了!

国庆期间,全国生猪市场呈现南北价格波动,南方以稳定为主,北方先跌后涨。养殖出栏量受限,冻品需求为主,整体供需双弱,猪价小幅调整。节后需求不旺,预计猪价将继续弱势调整。各地区市场如黑吉、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四川和贵州均有详细的价格分析,供应与需求的博弈影响了节后的价格走势。

猪价“雷霆上涨”,上涨又是“一日游”?3个好消息!10月6日猪价

本文分析了中秋国庆假期期间生猪价格的波动,尽管节日期间猪价短暂上涨,但受消费减弱和市场供应充足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1-2日猪价可能保持弱稳。文章提出3个好消息:天气转凉提升居民消费、猪场生物安全压力减小及二次育肥可能增多,预示着10月中下旬猪价可能转强。然而,短期内仍存在下行风险,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农业农村部:促进生猪规模化养殖疫病防控水平提升,加大对“猪周期”宏观调控力度

此答复详细阐述了农业农村部针对全国人大代表关于支持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提升疫病防控水平,调控市场猪周期,以及加速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的建设措施。部门采取了金融支持、技术培训、自动化设备、公共卫生设施完善、技术研发和宏观调控等手段,以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生物安全,并推动粪污的绿色循环利用。

明年4月1日起实施!猪肉包装有了强制标准,包装层数不超过4层

市场监管总局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新鲜食品过度包装限制标准将于2024年4月1日起实施,明确了蔬菜、水果、畜禽肉、水产品和蛋五类生鲜农产品的包装要求,包括包装空隙率、层数限制和成本比率,旨在减少过度包装、引导企业合理包装并强化市场监管。标准设置了6个月过渡期,强调生产经营者需合规设计包装,并倡导消费者选择绿色消费。

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全覆盖18万家规模猪场,平抑猪价剧烈波动

本文探讨了在猪周期波动下,如何准确预测猪价,强调了农业农村部对全国18万家规模猪场的全覆盖监测和数据收集的重要性。虽然个体养殖户仍需根据官方产能趋势预判,但政府部门的预警信息对行业指导生产、降低猪价波动有积极作用。同时,散养户的退出和规模化养殖的趋势也影响着生猪产业的多元化。尽管猪价预测存在不确定性,但农业农村部在产能数据方面提供的指导值得信赖。

正大集团内蒙古区紧缺急需项目之家畜饲养员高级培训班开班仪式圆满举行

2023年8月24日,正大集团内蒙古区在呼和浩特举办‘新知识•新技术•高质量•高技能’家畜饲养员高级培训班,旨在提升职业技能,强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正大集团高层管理人员、赛罕区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及79名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通过正大云畜牧平台分享了现代化养殖场的运营情况和培训计划。郭风总监强调了提升人才能力对集团长远发展的重要性,而赛罕就业服务中心也将此作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队伍的关键。培训活动将助力国家、行业和企业培养农牧食品领域的高质量技能人才。

中国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副行长代兴军一行莅临正大集团内蒙古区智慧食品加工项目调研

9月11日,中国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一行考察了正大集团内蒙古区智能化食品加工项目,双方就3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合作进行了深度交流。代兴军副行长高度评价了项目的规模化与科技化,强调了银企合作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双方表示将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正大集团内蒙古区的业务发展,实现长期互惠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