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旺季前夕,猪价跌破15元/公斤!后市怎么走?

2023年11月,中国生猪市场因小雪后北方入冬及疫病频发,猪价下跌,养殖户出栏意愿增强,导致供应压力增大。尽管年底需求有望回升,但目前市场供应充裕,猪价面临下跌压力。能繁母猪存栏量高位运行,产能去化缓慢,预示着未来供应宽松。11月中下旬,养殖端与屠宰企业之间的博弈将继续影响猪价,市场预期11月底可能因供应减少和需求增长而出现短期回暖。然而,长期看,由于供给增量大于需求增量,2024年的猪肉供需形势预计为上半年增量、下半年减量,猪价走势将先跌后涨。

传统旺季,猪价跌破15元/公斤!年底生猪价格或有一定提升空间?

北方入冬后,生猪市场迎来传统旺季,但猪价因疫病频发和价格下跌导致养殖户急于出栏,市场供应压力增大。猪价已跌至15元/公斤以下,行业普遍亏损。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年底需求有望回升,可能带动价格反弹。然而,出栏增量使得供应充裕,猪价难以上涨。尽管有季节性需求增长,但散户出栏积极性高及疫病影响,猪价总体震荡下跌。能繁母猪去化缓慢,预示着供应压力将持续。展望未来,春节前需求旺季将带来一定提振,但上半年供应增量大,下半年可能因疫情后消费恢复和疫病影响而减量,猪价可能先跌后涨。

国家统计局:11月上旬生猪价格涨0.7%

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上旬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报告,显示生猪(外三元)价格微涨0.7%,化工产品如硫酸和烧碱价格下跌,石油天然气产品LNG价格上涨,LPG下跌,农产品如稻米和棉花价格下降。

卓创资讯:11月月底猪价或有回暖预期

11月上旬,生猪均价震荡下跌,终端需求虽有所增加但供应充足,猪价难以转强。随着天气转冷需求上量,但屠宰企业压价收猪导致猪价偏弱。预计中下旬养殖端出栏加快,月底供应可能收缩,加上需求好转,猪价有回暖的可能。然而,供需博弈持续,猪价整体承压,月底有望出现供需平衡改善的迹象。

2023年11月14日全国各地最新生猪价格行情走势分析

2023年11月13日全国生猪价格出现下跌,全国生猪均价为14.54元/公斤,较前一天每吨下跌0.01元。北京的生猪价格最高,为16.6元/公斤,持平,而山东的最低,为13.55元/公斤,环比下跌0.08元。文章内容来源于猪博士平台,旨在为养猪人提供参考,非投资建议。

养殖端出现亏损 生猪近弱远强

近期猪价持续低迷,养殖利润亏损,仔猪销售利润转负,市场预期产能淘汰加速,期货价格走势分化。然而,产能去化速度受限于养殖利润、疫情和政策影响,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制约。尽管气温下降可能提振短期需求,但长期看,由于行业规模化和成本管理改善,产能去化有限,猪价可能进入微利状态,波动幅度减小,建议养殖企业适时套保以稳定生产。

美国农业部:今年美国玉米产量将创历史新高,价格现三年新低

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预测,2023/24年度美国玉米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52.34亿蒲,推动玉米期价下跌。玉米丰产将降低养殖业和生物燃料生产商的成本。大豆产量和单产也有所上调,不过库存相应增加,尤其是美国玉米库存。全球玉米和大豆市场预期在供应增加和需求平衡下发生变化,具体国家产量预期如巴西、阿根廷和欧洲有所调整。

卓创资讯:11月月底猪价或有回暖预期

11月上旬,生猪均价因供应充裕而震荡下跌,卓创资讯数据显示全国均价降至14.21元/公斤。养殖端出栏节奏加快,屠宰企业需求虽有增加,但整体支撑力度有限,预计11月中下旬猪价仍偏弱,月底在供应减少和需求好转的共同作用下,猪市可能有回暖预期。

粮价“变天”!11月14日猪价“雷霆上涨”,玉米、小麦涨跌分化!

11月14日的农产品市场出现了显著波动,猪价经历了一次快速上涨,涨幅显著,而玉米和小麦的价格走势则出现了分化,玉米价格有所上涨,小麦市场则呈现冲高后稳定的状态。这个日期的粮价变化对市场参与者和消费者产生了影响,显示出农产品市场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猪肉价格大降超40%!猪肉消费回暖,接下来会涨吗?

近期全国多地气温下降带动猪肉销量回暖,湖南省长沙市的猪肉交易量有所增长。生猪价格同比下跌超过四成,主要受年初高存栏量、动物疫病风险以及市场供应增加的影响。尽管未来消费旺季和节日因素将支撑猪价,但供需不平衡使得四季度猪价不会大幅上涨。企业通过深加工产品去库存以缓解压力。